1947~1949年奈尔维负责建造意大利都灵展览馆B厅(Torino Esposizioni)。这是一个用于汽车展览的展厅,这是一座非常大的建筑,在非常短的时间里验证所有奈尔维系统的可能性,因为他可以将工作分成两部分,一部分是他的预制的构件,即波浪般的大拱顶构件。基本上他使用了钢筋混凝土,预制材料以及现场浇铸的方法来创造这个结构,是一种混合施工体系,是一个混合构造。
这座都灵展览馆实际上是奈尔维的绝妙杰作。它于1948年开幕,仅用了10个月就举办了一次汽车展览。奈尔维不仅因为他在结构工程方面的才能而受到认可,而且他在艺术方面也受到认可。都灵展览馆由几个拱组成,这些拱被分成为约4米长、2米宽和1.5米深的部分,就像把拼图拼凑在一起,这些都是波形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,它们都预先组装好了。从组装过程来了解其构建过程。第一步是开始就地浇铸工作,在同一个月里他们同步开始制造这种波浪形构件。这种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的波形构件,它们非常轻,可以很方便地在施工现场移动。而且,很多工人都可以一起工作,所以这项工作进行得非常快,所有的工人可以在同一时间生产出很多件东西。
最后,他们将这些波浪放在隔板上。隔板在这里起着关键作用,因为这其中的每个构件都必须由起重机吊起,因此它们必须足够坚硬,以免在举升时变形。
所以,他们把这些波形构件放在一个Innocenti脚手架的顶部,就是这个带轮子的(如下图所示),你可以自由的移动它。这个叫做Innocenti脚手架,这是奈尔维在整个作品建造中使用的特殊脚手架。它对于他和他的项目来说非常特别,这个脚手架在当时的意大利非常流行。在很多工程建设中,这个脚手架是隐形的主角。比如高速公路上的桥梁,在意大利到处都是。
起重机来吊起这些预制件,并将其安置在脚手架的顶部,所有这些预制钢筋或钢筋混凝土构件放在一起,随后将它们拼接起来。有一个就地浇铸的部分,该部分重新拼接起所有的构件,并再次形成整体。因此,预制构件中必须具有突出的钢筋或突出的部分才能拥有接头。在波浪型构件的底部和顶部都有一个定制的位置,两条构造线共同作用,完成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的拼接任务。并且,所有这些部件组装构成非常优雅的空间。这是非常经济的设计,并且由于这些预制部分具有能够开窗的空间,因此,这里会有很多自然光进入这种大跨屋顶建筑。跨度97米的拱形屋顶是用钢丝网水泥预制的V字形断面构件,在现场拼装起来的。构件用横隔板增强刚度;腹壁处开洞,以减轻构件自重,并作为采光洞口;在沿跨度方向的预制构件间布置钢筋,浇灌混凝土作肋,使整个屋顶连成整体。支座柱子按传力路线倾斜,上部成扇状展开承接屋顶,结构合理,造型美观。在他后期作品罗马小体育馆、罗马大体育馆、梵蒂冈会堂等设计中都能隐约看到都灵展览馆的影响。在大厅的尽头还有一个美丽的半圆形穹顶,它也使用相同的奈尔维系统建造,但技术略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