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筋加工行业在国内发展多年,如今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,市场环境也愈发复杂。那么,如何在当下尤为白热化的竞争中赢得客户和市场,永立潮头而不败,中建利源北京一分公司有着自己的答案。
实力成就行业标杆
陈国柱董事长回忆说,北京一分公司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—中建利源总厂。因此,无论是在组织架构、经营开拓还是人才储备方面,相较于其他分公司,北京一分公司都具有绝对优势。
加工生产方面,中建利源总厂率先引进台湾及天津建科的加工自动化机械,开辟了国内钢筋加工行业的先河。随着建科机械在加工生产中的广泛应用,传统的加工作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。
2011年,总厂的月生产能力就已达到了1万吨,可以同时满足3-5个项目的钢筋需求。也正因此,北京一分公司总经理惠怀禹荣获了“加工一哥”的称号。值得一提的是,北京一分公司参与的项目还多次获得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奖——鲁班奖。
据孙霄副总经理回忆说,在整个中建利源公司,总厂被大家称为中建利源的“旗舰店”。据介绍,尽管当时公司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陆续建厂了,但是每当有参观、考察的团队时,都会被带到“旗舰店”。用孙霄副总经理的话说就是,无论是从人员配备还是基础设施建设,总厂都是最完善的。“国内很多从事钢筋加工的企业都有来到这里考察学习的经历。”
除了生产能力突出之外,总厂在人员配备方面也更加完善,而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。用惠怀禹的话来说,一方面是总厂的原因,所以在人才储备方面就会相对丰富一些。其次就是公司领导敢于启用年轻人。
对此,惠怀禹坦言:“正是因为公司敢于用人,所以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当上了厂长。直到现在,我仍对这些老领导们,心存感激。”
在这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下成长,惠怀禹也将公司敢于用年轻人的精神传承了下来。“在团队管理方面,我同样会给年轻人提供锻炼机会,让他们放手去做事情。”在这样的精神传承下,北京一分公司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生产复合型人员,为其在全国多地快速建厂打下了坚实基础,也为其他分公司的扩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。
2014,公司和厂分开运营,而这也标着中建利源向集团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与此同时,北京一分公司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,并先后在武汉、南京、燕郊、郑州荥阳、岳港、青岛、上海等地建厂。十年时间,北京一分公司加工成型钢筋加工量近百万吨,营销钢材60余万吨。
02
用服务架起沟通桥梁
此外,值得一提的还有北京一分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。在惠怀禹看来,之所以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,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行业客户认可度。究其根本,是对产品品质、口碑的追求,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细化的服务。
惠怀禹表示:“好的服务就是切实了解客户的需求,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,想客户之所想,并帮助客户实现利益更大化!”北京一分公司正是站在客户的角度,认真服务于每一个客户。“作为全国最大的钢筋加工企业之一,我们只用结果来说话。”惠怀禹如是说。
众所周知,钢筋的利用率直接关乎到施工企业钢筋制作成本,中建利源以实际行动为客户节约了成本,提高了钢筋的利用率。
对此,北京一分公司副总经理葛庆运表示,作为经营人员,首先就要站在客户角度考虑,他鼓励团队真正地做到思客户之所思。“如果不为客户着想,那与客户的关系就很难处得好。”
对于如何做好售后服务,葛庆运表示:“为了保证客户随时都可以联系到我们,会把手机始终处于24小时待命的状态。”
此外,他还分享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,有一次,客户在清点入库数量的时候发现少定了一些产品,而在当时那批产品是对方急需的。“为了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,我们连夜就将产品运了过去。”
真诚地与客户交流、热心地帮助客户、用真心和服务打动客户。正是在这样点点的积累下,中建利源给客户留下值得信赖的良好形象时,也不断开拓了新市场。
“每次新项目开工前,此前合作的客户首先都会想到我们。不仅如此,还会帮给我们介绍新的客户关系。”在葛庆运看来,最重要的就是帮能客户解决问题。“这是我们首要考虑的。因为,当你把产品做好了,服务做到位了,效益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”正所谓: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只有通过一点一滴的坚持,把一个个客户服务好,才能真正的做到近者悦,远者来。
中建利源从1994年正式合资组建至今,经过26年的发展,已经成长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商品钢铁加工基地及供应商,完成及在建项目达千余个,为全国各建筑施工单位提供各类成型钢筋加工500余万吨。
而这样的成果,离不开广大客户的关注的和认可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中建利源将继续努力前行,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。